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海蓉 彭元偉)近年來,湖南省保靖縣復興鎮(zhèn)聚焦“四個一”,全力推進綜治中心一體化建設,矛盾調解成功率和滿意度實現100%,近三年無到州赴省進京訪,無“民轉刑、刑轉命”事件發(fā)生。去年,該鎮(zhèn)入選全省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示范創(chuàng)建鄉(xiāng)鎮(zhèn)。
一個平臺統(tǒng)調各方資源
“保靖縣復興四源共治工作站,我單位接到田某俊與王某霞,王某兵,田某銀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現將案件委派給你站辦理?!?023年11月2日,保靖縣復興“四源”共治工作站接到縣人民法院的矛盾糾紛委派分流單。
“‘四源’共治主要是整合力量,強化源頭治理,減少法院辦案壓力,減輕當事人負擔。該案件案情簡單,縣人民法院認為鎮(zhèn)里先行調解比較好。”鎮(zhèn)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到。
接單后,該鎮(zhèn)立即召集司法所、法庭工作人員對案件進行分析。后經兩次調解,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三位被申請人一次性于協議當天付給申請人3萬元包干費用。
近年來,復興鎮(zhèn)優(yōu)化升級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打造多部門常態(tài)化、智能化參與社會治理的窗口。整合綜治中心、司法所、委員工作室、代表聯絡站、“四源”共治工作站,打造“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一體化中心,設接待室、調處室、分析研判室等工作室。按照“常設常駐、派駐輪駐、隨叫隨駐”,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兩代表一委員”入駐中心合署辦公,其他站所根據需要隨叫隨到,實行首問負責制,全面實現“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解決”。同時,依托網格化管理平臺、“雪亮工程”,建立了指揮中心,全鎮(zhèn)903路視頻監(jiān)控全部編入對應網格,中心值守人員對重要部位全天候開展網上巡邏。
一支隊伍統(tǒng)管部門協同
復興鎮(zhèn)堅持多向聚力,全力打造一支基層治理強軍。建立由黨委書記任中心主任,政法委員專職專抓,調解員、司法員、執(zhí)法員、網格員日常多力量參與的化解體系。同時,把有能力和意愿的138名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致富帶頭人、“兩代表一委員”、法律顧問、駐村工作隊等群體納入調解員隊伍,匯聚強大合力。
“老人家,您有什么訴求,可以講,我是黨委書記彭元偉,今天由我坐班接訪?!辨?zhèn)綜治中心辦公室里,彭元偉對前來反映問題的老人耐心說到。
“母親90歲了,原來由兄長贍養(yǎng),今年初,兄長過世,其他兄弟姐妹喊把母親接到我屋住幾天?,F在已經居住了4個多月,沒有一個兄弟姐妹站出來講贍養(yǎng)母親,贍養(yǎng)母親不是我一個人的任務?!睆团d村張某玉反映到,并請求政府出面調解,要求其他子女共同履行贍養(yǎng)義務。
坐班領導了解情況后,迅速交辦給鎮(zhèn)綜治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就此事立馬聯系各方當事人,并約定兩天后就此事進行現場調解。最終,對老人的贍養(yǎng)費用、日常居住、生病住院費用及護理等事項達成協議。
“班子成員坐班接訪,綜治工作人員、民輔警、司法員、援派法官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日常工作人員由3人增加到11人,其中6人為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有幾個還是正科級,他們懂政策,懂村情,有經驗,有方法,大大提升了矛盾糾紛調解化解率?!辨?zhèn)黨委書記彭元偉介紹到。
一套機制統(tǒng)籌要素保障
長效機制是基層善治的有力保障,該鎮(zhèn)結合鎮(zhèn)情實際,探索出“研判+調解+化解”的良性運轉長效機制。
健全分析研判機制。緊盯重要節(jié)點、重點領域、重要人員,將婚戀家庭、贍養(yǎng)撫養(yǎng)、鄰里邊界、民工欠薪等農村常見的風險隱患,劃分為“藍色、黃色、紅色”三個等級,按照特殊、敏感時期天天排查、天天研判、天天報告,平時一體化中心一周一碰頭,黨委政府一月一調度。
建立梯級調解機制。堅持梯次調解、一線化解,對摸排和登記的矛盾糾紛,按照鄰長,組長,片長,調委會,駐村干部,一體化中心,分管領導,主要領導依次調解,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集中精力、合力一線化解,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牢牢釘在基層”。2024年3月12日,復興村民張某芳與陳某金,因建房發(fā)生鄰里糾紛,經復興村調解,沒有達成一致處理意見,后報一體化中心請求調解。經過耐心細致地調解,雙方就張某芳戶房屋基腳被挖空、陳某金房屋一根落水管被損壞、兩戶房屋之間的公共水溝被損壞、房屋前水泥蓋板被損壞等四個問題達成協議。
完善多元化解機制。按照“小矛盾立即化解、一般矛盾合力解決、復雜矛盾想方設法解決”的調處理念,風險等級為“紅色”的矛盾糾紛、信訪積案則組建工作專班合力化解。同時,聚焦源頭治理,一體推進險源訴源警源訪源“四源”共治,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防范、源頭治理、前端化解,最大限度消除矛盾風險,夯實基層基礎。
去年以來,定期召開綜治例會30余次,黨委政府月調度15次,多起急難重大的信訪積案得到及時調度穩(wěn)控。
一張網格統(tǒng)攬橫豎到邊
在網格化基礎上,該鎮(zhèn)探索以村為單位的“片長、組長、鄰長”三長制,進一步做實網格化治理。把每個村劃分為若干片,片長由村干部擔任,組長由村民小組長兼任,鄰長由鄰近居住的5至15戶推選。不斷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基層治理網格體系,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湖南省韶晨建設工程公司在我村巖仁坡施工過程中,因打排洪涵洞時放炮,給我的房屋造成了損失,雙方就賠償金額存在分歧,達不成一致意見,請求政府對此進行調解?!睆团d村張某明對當天上門走訪的鄰長反映到。鄰長了解事件經過后,經分析研判,上報給鎮(zhèn)“四源”共治工作站。工作站于2023年4月21日,會同雙方當事人、法庭、派出所、業(yè)主方及縣應急局等人員到場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由施工方在一個月內一次性兌付張某明炮損賠償資金3.5萬元。
為充分發(fā)揮好鄰長上傳下達、反映訴求、服務群眾的作用,原則上對重點聯系戶每周上門走訪或微信、電話聯系不少于1次,其他聯系戶每月不少于1次。當群眾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鄰長及時進行處理答復,自己不能解決的,逐級上報推動解決。截至目前,該鎮(zhèn)共設立13名網格長,55個片長,137個組長,396個鄰長,上門走訪2000余次,解決各類矛盾糾紛1731起。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