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全媒體記者 李翔 通訊員 張竹 吳鳳嬌)近日,永順縣人民檢察院共辦結司法救助案7件7人,發(fā)放救助金8萬元,救助群體覆蓋退役軍人、殘疾人、困難婦女等特殊群體,既解決了申請人迫在眉睫的生活困難,又彰顯了檢察機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懷。
主動上門開展司法救助
“太感謝你們了,我從來不知道還有司法救助制度,也不知道怎樣申請,檢察官主動對我進行司法救助,讓我治病看到了希望?!蓖裟衬硨ι祥T送司法救助金的檢察官連聲感謝。
據(jù)悉,一起搶劫致人死亡案件的發(fā)生讓汪某某一家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案發(fā)以來被告人未予賠償,且汪某某身患子宮癌,需定期復查和服用藥物,種種壓力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永順縣檢察院檢察官在收到司法救助線索后,第一時間與汪某某一家取得聯(lián)系,主動上門對其開展國家司法救助,申請國家司法救助金1萬元。目前,司法救助金已發(fā)放到位,緩解了汪某某一家的燃眉之急。
積極回應弱勢群體訴求
“感謝檢察官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7月5日,永順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在面對面發(fā)放司法救助金時,司法救助申請人樊某甲握著檢察官的手感謝道。
據(jù)悉,樊某甲系一起故意傷害案的被害人,其視力四級殘疾,無勞動能力。在被被告人樊某乙打傷后,因樊某乙拒絕賠償醫(yī)藥費,對法院判決的附帶民事賠償部分也未履行賠償義務,導致樊某甲只能貸款治療。在了解到樊某甲情況后,永順縣檢察院及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主動告知其救助權利,并為樊某甲開啟弱勢群體司法救助“綠色通道”,指定專人優(yōu)先辦理,協(xié)助完善證明材料,實現(xiàn)從快審查、從快審批、從快發(fā)放,第一時間為其發(fā)放了司法救助金一萬五千元,并向湘西州人民檢察院申報了聯(lián)合救助,更好為其紓困解難。
加強宣傳擴大社會認知
“您知道國家司法救助是什么嗎?哪些類型可以申請司法救助?”“當被害人或其家人因某一刑事案件導致生活困難,且被告人未履行相應賠償義務時,我們檢察機關會主動出擊,審查案件線索,上門提供服務?!?/p>
?7月12日,在永順縣湘潭休閑文化廣場,永順縣檢察院“黎明”黨團先鋒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正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將司法救助的相關政策科普給來往群眾,并為群眾答疑解惑,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認知和了解,讓符合條件的當事人主動學法、懂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司法救助是一項“民心工程”,是檢察機關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橋梁,是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司法溫情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為民辦實事的最好印證。
下一步,永順縣人民檢察院將持續(xù)深化“關注困難婦女、兒童群體,加強專項司法救助”“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依法能動履職,牽頭協(xié)調與婦聯(lián)、教體局、關工委、退役軍人事務局、殘聯(lián)等相關部門,探索構建檢察機關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相銜接的長效工作機制,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更實舉措在為民服務中彰顯檢察擔當,厚植為民情懷,讓司法溫情可感可觸。
組稿:李翔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