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向俞瑾)“如果哪吒被同學嘲笑‘魔童’,他該怎么做?”“哪吒被陳塘關百姓當作妖怪孤立排擠,這種行為如果發(fā)生在大家身邊,你們會怎么做?”
3月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課堂在河溪小學悄然拉開序幕。河溪司法所聯(lián)合河溪鎮(zhèn)平安辦巧妙結合熱門動畫電影《哪吒》的情節(jié)和DeepSeek技術,以“以哪吒為鏡,守護少年的你”為宣講主題,通過“訂單式”送法、“沉浸式”普法和“互動式”說法,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從源頭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行為。
“訂單式”送法,提升法治課的精準性
司法員化身普法志愿者,主動與學校溝通,通過“訂單式”選課方式,精準把握學校對法治課的需求,備課時利用DeepSeek軟件針對性地制作課件,智能化生成授課對象為六年級學生,與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普法內容。同時,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相關法律分析,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內容,讓這堂課既有深度的理論支撐,又具備實際的教育意義,實現(xiàn)了法治宣傳教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沉浸式”普法,提升法治課的新穎性
司法員打破傳統(tǒng)普法模式,借助電影《哪吒》的熱度,以哪吒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顒又?,司法員以哪吒從“魔丸”到“英雄”的轉變?yōu)槔?,引出校園欺凌的定義及其危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四川資中縣男童扔鞭炮引發(fā)化糞池井沼氣爆炸等熱點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導學生法律是青少年行為的邊界與保護傘,就像“乾坤圈”,既能約束不當行為,又能保護我們免受傷害,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校園欺凌,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勇敢對校園欺凌說“不”。
“互動式”說法,提升法治課的實用性
法治課結束后,司法員充分發(fā)揮法治副校長的職能作用,結合課堂內容與憲法、民法典、禁毒法、愛國主義教育、預防校園欺凌、預防未成年侵害等法律知識,設置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踴躍表達見解、提出疑問,司法員耐心傾聽并結合自身工作經(jīng)歷認真解答,并為有出色發(fā)言的學生贈送了精心準備的小禮品。通過法治副校長的積極履職,為構建平安校園、培養(yǎng)法治化青少年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吉首市司法局將以各基層司法所為引擎,聯(lián)合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平安辦,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持續(xù)深化“法治進校園”活動。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普法宣傳形式、豐富普法宣傳內容,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構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貢獻司法行政力量。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