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劉磊)風拂綠野,法雨潤良田。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節(jié),中方縣司法局立足職能、主動作為,以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wěn)定專項行動為抓手,組織百名司法行政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通過“排查前移、調解下沉、普法入戶”三大行動,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排查前移,織密風險防控網
春耕備耕期間土地邊界不清、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等矛盾易發(fā)、多發(fā),中方縣司法局依托基層治理體系,組建矛盾糾紛排查專班,將排查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
發(fā)揮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基層陣地作用,組織調解員、法律明白人開展網格化排查,實現(xiàn)矛盾糾紛早發(fā)現(xiàn)、早預警、早處置。運用"互聯(lián)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息平臺,實時采集數(shù)據、動態(tài)分析預警,構建全域覆蓋的監(jiān)測網絡。
緊盯重點領域、人群和時段,針對鄰里關系、征地拆遷等7類高發(fā)糾紛建立專項排查機制。2025年累計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排查24次,走訪種植大戶57戶,實現(xiàn)有的放矢、精準預防。
建立“田間排查”工作機制,司法所工作人員深入村組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懇談,排查各類涉農矛盾糾紛190起,糾紛化解率達98.9%。同步收集農資采購、灌溉用水、土地權屬等民生訴求17條,推動建立問題臺賬銷號制度。
調解下沉,筑牢矛盾化解墻
“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多說幾句好話啥矛盾都可以化解,有啥調解不了的矛盾,都可以來找我們。”近日,中方縣銅鼎鎮(zhèn)謝家村村民謝某清與謝某金因土地糾紛發(fā)生肢體沖突。司法所工作人員了解到情況后,立即將雙方當事人約至司法所。
及時向當事人詳細了解事件經過,理清矛盾癥結,耐心釋法明理,以雙方當事人之間認識多年的情誼為切入點勸導雙方理性處理鄰里糾紛。在雙方情緒穩(wěn)定后,向雙方當事人分析該糾紛涉及的法律知識及各自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最終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xié)議書》上鄭重簽字。
中方縣司法局積極創(chuàng)新推行矛盾糾紛“即時排、隨手調”工作機制,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法院、信訪等部門的溝通協(xié)作,采取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委會+律師+部門的方式合力攻堅,及時化解,為群眾生產生活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
春耕以來,司法局共走訪群眾2000余次,調解190起糾紛,調解成功188起,調解成功率98.9%。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努力做到“矛盾不出地,糾紛不發(fā)芽”。
普法入戶,架起法治連心橋
成立“護春耕”普法宣傳隊。普法宣傳隊深入涉農企業(yè)、田間地頭、百姓家中,宣傳土地承包、農資辨識、侵權保護等與春耕生產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典型案例。
普法宣傳隊深入轄區(qū)生產企業(yè)、農資銷售店,向農資經銷商、企業(yè)經營者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法律法規(guī),告知經營者要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增強法律意識和誠信經營意識,拒絕假劣農資產品,嚴把農資產品生產、進貨、銷售質量關,在“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坑農、害農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同時,中方縣司法局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為農民群眾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針對農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婚姻家庭、土地流轉、勞務糾紛等問題,律師和法律工作者耐心解答,提供專業(yè)的法律意見和建議,引導農民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
專項活動期間,司法局共開展涉農普法宣傳活動24次,發(fā)放宣傳材料3441份,提供現(xiàn)場法律咨詢20余次,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為轄區(qū)春耕春播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法治保障。
近年來,中方縣司法局始終堅持以“腳下沾泥土、心中有法度”的擔當,把法治甘霖灑向千家萬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壟間地頭。如今,廣袤田野上,既有秧苗拔節(jié)的生機,更有法治護航下農民安心勞作的剪影。
責編:周玉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