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位母親的禮物
——記津市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
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滕倩)涼爽的秋風驅走了夏日的燥熱,津市市毛里湖鎮(zhèn)的村民張某卻顧不得享受這難得的涼爽,一早,她就在菜地里忙活開了,絲瓜、豆角、香瓜,裝了滿滿一袋,坐上鎮(zhèn)上最早的班車匆匆往城里趕去,三十多年了,自打丈夫過世后,她的心從未像今天這樣觸動過,她要將這份滿含自己心意的禮物親手送給“恩人”。
張某向工作人員講述情況
上午10點左右,張某在津市市第二行政中心下車,一下車就來到津市市一樓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將滿含自己心意的果蔬菜一股腦兒地塞給法律援助窗口工作人員,再三感謝工作人員幫助自己“打官司”,工作人員再三拒絕,并耐心向張某解釋了自己的工作原則和崗位作風要求,張某才收回“禮物”。
原來,張某早年喪夫,育有一女吳某,患癲癇疾病,本已成家,但婚后因與丈夫感情不和,兩人于2019年結束婚姻關系并約定婚生子李某某8歲以后由父親撫養(yǎng)至成年。在此期間,吳某因患有疾病,缺乏一定的身活自理能力,故離異后一直帶著孩子跟隨母親張某生活,現(xiàn)因孩子已滿七周歲以上,孩子父親常以探望為由將孩子帶至爺爺奶奶家生活,因奶奶患精神疾病,時常無故在家中喊叫、用刀具砍門,孩子每每提及,非常害怕,十分抗拒跟隨爸爸、爺爺奶奶生活,個人意愿更傾向于跟隨母親吳某和外婆張某生活,且吳某一與孩子分離即犯抑郁癥,作為孩子外婆,更作為一名母親,張某和女兒商議后,一致決定訴至法院變更撫養(yǎng)權,由男方支付一定撫養(yǎng)費,女方撫養(yǎng)孩子成年,但因吳某患有疾病,長期依靠殘疾補助和低保金生活,經(jīng)濟條件困難,請不起人打官司,成了擺在兩位母親面前最大的一道難題,經(jīng)聯(lián)合轄區(qū)村干部兼法潤三湘志愿者調查、核實了解情況后,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吳某的法律援助申請,工作人員加班為吳某辦理相關手續(xù)并指派人員承辦此案。
正是目睹了工作人員的認真、負責,切身體會到了法律援助“應援盡援,應援優(yōu)援”的工作服務宗旨,張某深受感動,這才有了開頭一的幕。
今年以來,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堅持援助解困,服務為民,為符合援助條件,打不起“官司”的困難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已受理法律援助97件,帶領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主動進村(社區(qū))開展服務86人次,提供免費法律咨詢152人次,發(fā)放法律資料達300余份。
一審:李林俊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李林俊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