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周文斌)“原判對于上訴人高某升出具收條分別收取周某某、羅某某錢財認定為民事糾紛,系事實認定錯誤,量刑畸輕的抗訴意見成立,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上訴人高某升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近日,衡陽市中級法院依法對一起由祁東縣檢察院提請、衡陽市檢察院支持抗訴的詐騙案件進行宣判。
2019年至2020年期間,被告人高某升以自己可以幫忙取得教師編制、公務(wù)員編制為由,騙取他人財物8次,共計人民幣58.15萬元。審查起訴及一審判決時,被告人高某升辨稱有兩筆錢共計25萬元,其出具了收條,并承諾未成功幫被害人獲取編制,便會退還給被害人,應(yīng)屬于民事糾紛。
隨后,一審法院認定被告人高某升出具收條的25萬元屬于獲取編制的“賭注”,認定其詐騙金額為33.15萬元。根據(jù)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以詐騙罪判處其3年8個月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那兩張收條的認定問題。根據(jù)《湖南省人民法院關(guān)于貫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dǎo)意見》的實施細則》,50萬詐騙金額是個門檻,上下之間,刑期長短殊異?!币粚彸修k該案的檢察官仔細審查案件證據(jù)、被告人供述及受害人陳述,并就該案召開檢察官聯(lián)席會議、檢察委員會進行討論。最終認為高某升出具收條僅僅為了增強被害人的信任,絕非一審判決說的“賭注”,且其“對賭”失敗后,并未退款,而是把錢用于網(wǎng)絡(luò)賭博,其非法占用的目的十分明顯,應(yīng)當將其出具收條的兩起收錢行為認定為詐騙,一審判決屬于事實認定錯誤,量刑畸輕。
“收條并不是詐騙分子逃脫刑事責(zé)任的“免死金牌”,應(yīng)當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币粚彴讣修k人解釋稱。祁東縣檢察院向衡陽市檢察院對該案提請抗訴,衡陽市檢察院審查后予以支持,最終,衡陽市中級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guān)的抗訴意見,認定高某升詐騙金額為58.15萬元,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zé)編:李翔
來源:湖南法治報